今天是:

党建学团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学团 >> 党建工作 >> 正文

数智赋能绘振兴画卷 青春电商助农品出圈 ——信工学院师生走进广元昭化开展农产品电商运营和乡村振兴影像记录

发布日期:2025-06-11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高校服务地方、人才反哺农村的时代使命,202567日至9日,信息工程学院党员教师罗敏、王曦带领数字媒体、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等专业11名学生赴我校帮扶基地广元昭化区王家镇方山村、新华村,太公镇白头村开展了“数智技术助力广元昭化区农产品电商运营暨乡村振兴影像记录”实践活动。这是继3月首轮电商助农直播活动之后,信息工程学院党员教师联动学生团员 “组团入村”,深化服务内容,丰富乡村振兴传播路径,为当地农产品“出圈”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还与“助农兴乡·大学生甄选”团队协作开展“电商助农溯源”活动,由水利学院驻村工作队协同支持,形成了“主办+共建+村支+学生”多方联动的生动实践场景。

 

活动聚焦“农、技、人”融合 借力影像传播乡村品牌

此次活动围绕电商助农溯源乡村振兴影像记录双主线展开,聚焦新时代农产品传播路径创新,依托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群学科优势,积极搭建数智技术+农品品牌+青年力量的融合平台。在王家镇新华村龚鸭子生态农庄种植基地与特色养殖区,学生志愿者们用镜头记录农田劳作、鸡蛋分拣、水果采摘、制米流程等真实场景,通过脚本策划、画面构图、短视频制作等方式,形成一批乡村振兴主题影像作品,真实展现良田出良品的昭化图景。  

在乡村课堂上,数媒专业学生以摄影小讲师身份走进新华村村委会活动室,面向本村儿童开展生态摄影启蒙教学。引导乡村少年用镜头描绘家乡变迁,保护生态环境,用影像语言表达对自然与家园的热爱,课堂结束后,学生带领儿童手持相机走进田间村道,实现以科技育童心、以美育润乡风的教育协同目标。 

电商溯源直播“沉浸式”出圈 打造农品传播新范式

活动期间,学校驻村工作队联合大学生甄选团队围绕电商助农溯源主题,开展多场次田间直播,在种植园区、养殖车间、大米加工点等地分场景开展溯源式直播,生动展示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系统介绍王家贡米、晋贤香菇、太公红苕粉等特色农产品的产地背景、种植工艺与营养优势。通过实地溯源+沉浸直播形式,使消费者看得见源头、信得过产品,实现从土里网端的信任闭环。

直播过程中,数媒、计应、信安等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从脚本撰写、镜头运镜、剪辑上传,到互动推流与内容运营,全流程深度参与,协同完成一场场真实可感的乡村推荐秀。充分展现了信息类专业技能与乡村需求之间的高契合度。“把镜头对准农民的汗水,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饭碗’。”“原来我们的课堂知识能在田间地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宣传力。”现场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增强了用技术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多方协作联动 激活“高校赋能+乡村共建”内驱力

活动紧密围绕党建引领、科技助农、青年下乡的多维目标,构建起学校学院专业驻村队村社多方联动的服务机制。在驻村工作队协调下,学生团队实地参与农事劳动与传播策划,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村民在镜头前自信讲述产品故事、在直播中参与评论互动,真正成为传播共同体中的重要一环。村民们也为大学生点赞:“现在的大学生厉害得很,会拍、会剪、还会讲,帮我们把农产品宣传到全国去!”“没想到我们的鸡蛋、贡米、红苕粉还能拍成这么专业的视频!”村干部表示,通过两轮实践,村民对电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主动地参与农产品展示与拍摄配合,形成了共建共拍共推的新模式。

 本次活动紧扣以科技助力乡村,以青年赋能振兴的目标导向,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与学生实践力量。此次系列实践体现了党建带领团建,进一步推动了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地,为广元昭化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数智动能和持久的发展动力,也是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积极探索。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将持续推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拓展产教研用协同路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业优势与青年的创造力、执行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高校力量,注入不竭动能。

(供稿:罗敏  审核:宋洁)